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始建于1892年,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起源于1914年的华西协合大学医科,医学院和医院于1993年12月“院院合一”,实行“两块牌子、一套班子”领导管理体制,实现学院、医院体制机制充分融合。医(学)院现已成长为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、中国著名的高等医学学府、中国一流的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级基地,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、国际先进行列。
医院学科综合实力强大,临床医学ESI排名处于国际顶尖行列(全球前0.5‰)。在教育部第五轮一级学科评估中,临床医学排名A,护理学和医学技术排名A+,中西医结合医学排名B+;现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9个,重点培育学科2个;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9个,数量名列全国医院第一。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5年获评A++。3个专科排名全国第一、13个专科前三、22个前五、32个前十。领军人才方面,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、“国字号”高层次人才121人,国家级学会/协会主委/副主委专家33人、高级职称1530人、研究生导师1135人。
医疗方面,医疗院区占地577余亩,业务用房约58万平方米,直属2个医疗院区,编制床位4900张,开放床位4300张,有54个临床科室(含7个专病中心);设专科、专病门诊200余种,开展88个疑难多学科联合门诊、79个住院MDT;收治疑难复杂病种患者比例在80%以上,出院患者病例组合系数(CMI)1.52,排名全国第二;全院微创手术占比25.24%,四级手术占比37.61%,每年四级手术总量位列全国第四;2023年门、急诊量760.49万人次,出院病人25.57万人次,手术18.72万台次,平均住院日7.23天;在成人活体肝脏移植、肺癌早诊早治、心脏介入治疗、脑神经外科及功能神经外科、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、胃肠微创手术、异体喉—气管—甲状腺联合移植手术、临床麻醉、功能磁共振、核医学等多个领域处于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。
教学方面,医(学)院构建了覆盖在校教育、毕业后教育、继续教育于一体的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卓越医学生培养体系。本科教育涵盖临床医学(五年制、八年制)、护理学、医学影像技术、康复治疗学、医学检验技术、眼视光学等六大专业,实现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全覆盖,是全国首批八年制示范试点高校院系、全国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单位,连续11年获四川大学本科教学先进单位。研究生教育拥有临床医学、中西医结合、护理学、医学技术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、硕士学位授权点,68个硕士学位点,67个博士学位点。在校学生6719人。医(学)院高度重视医学生临床胜任力及转化创新能力培养,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五、八年制总决赛银奖,是全国仅有的三所五、八年制双赛道均获银奖以上奖励的高校;获互联网+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4项,连续8年问鼎全国金奖,获奖数居全国医学院校之首。医(学)院于2000年在国内最早开展住院医师培训,并在全国范围推广,已为全国592家医院培养4792人,并免费为西藏培养600余名住院医师和护技药人员。每年接受4000余名进修人员来院学习,每年为200万人次提供远程继续医学教育。